寸得读书 第七期:周易与人生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6-11
为崇尚科学知识,弘扬“周易”文化精神,11月21日下午,“寸得读书”沙龙座谈走进图书馆副馆长裴瑞玲教授的《周易与人生》课堂,听裴馆长讲述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的“周易”精神,畅谈“周易”对我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现代生活的影响,领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文化精髓。
裴馆长从“周易”的起源谈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周易》哲理思想的基本内涵、文化解释及影响和《周易》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结合同学们熟悉的案例将周易文化及人生的指导理念通俗地展现给在座的师生,重点阐释了《周易》中的“蒙卦”和“谦卦”,通过习近平主席的小事故引导同学们培养自信、谦虚的良好品德。
一个半小时的沙龙座谈,裴馆长引经据典、谈笑风声,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深深吸引着在座的师生。在交流环节,每个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周易”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周易”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像数学工式一样带入即知结果,有的同学认为“周易”之大在于它包容万物……裴馆长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认真的点评,提到失败成功两相依,得意时淡然处之,失意时泰然处之,始终保持本色、保持平常心,这便是《易经》中不易的人生哲学。“周易”博大精深,裴馆长还要求同学们要透过一两个道理体悟其精神主旨。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要用心钻研,参透“周易”义理,培养自己含蓄万物、兼容并包的胸怀。座谈现场气氛活跃,在座师生均受益匪浅。
本次沙龙讲座是“寸得读书”栏目嵌入一线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将阅读推广活动与学校通识课程深度融合,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周易》人文精神和教化意义,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在与裴馆长的座谈中学会了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把握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家庭成员、同学间的和谐,内在心态、处事方式的和谐,也认识到《周易》不仅包涵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更包含了具体实用的生活智慧,学以致用即是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