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

周一至周日8:00-21:00

勤行导读
2022年第三十五期《穆旦(查良铮)译文集》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09


书名:穆旦(查良铮)译文集    作者:查良铮  

馆藏地:人文素养共享空间        索书号:I106/96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原名查良铮。1929年9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西南联大。194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校期间师从英国著名诗人燕卜逊,开始接触并写作现代诗歌。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亲历滇缅大撤退并死里逃生。之后出版个人诗集多部,被认为是“九叶派”诗人的代表。1949年赴美留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携妻子回到新中国,并在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后因参加远征军被列为“审查对象”,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期间虽然停止了诗歌创作,但一直坚持诗歌翻译,由一位著名诗人转变为一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的身心折磨,于1977年刚过59岁生日不久病逝。


内容简介:

穆旦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同时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名著。本译文集收入穆旦先生所有主要的译作,它们共分为八卷:卷《唐璜(上)》,第二卷《唐璜(下)》,第三卷《拜伦诗选   济慈诗选》,第四卷《雪莱抒情诗选   布莱克诗选   英国现代诗选》,第五卷《欧根·奥涅金   普希金叙事诗选》,第六卷《普希金抒情诗选(上)》,第七卷《普希金抒情诗选(下)》,第八卷《丘特切夫诗选   朗费罗诗选   罗宾汉传奇》。这些译作最初由国内数家出版社出版。根据译者家属的意见,译文集的出版没有刻意追求当时的译名与现今译名的统一,尽可能地保留了译者原先的译法。有的译作当年发表时没有前言,有的译作只有后记,译文集也基本上保留原貌,没有增补前沿或后记。

学者荐语:

他翻译的《唐璜》是中国译诗艺术走向成年的标志之一。

  ——卞之琳

他的译诗也是一个诗人与翻译家的创造性劳动于一身。

 ——邵燕祥

“置荣辱于度外,视谗佞如粪土”,长夜孤灯,潜心译述。

——巫宁坤

二十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

                       ——王佐良

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

——王小波

穆旦是说不尽的。

——余世存